香山静宜园
2018-03-15 06:42:53
  • 0
  • 0
  • 1
  • 0

香山静宜园这个名字,是取“山以仁为德,秋惟静与宜”之意而来。

香山有着悠久的历史,静宜园作为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重要组成部分起,这里留下了皇族生活的众多印迹。乾隆皇帝曾多次到此避暑游幸,品茗、听琴、观雨、赏景、作诗,体味悠然的皇家山居生活。

乾隆皇帝曾在致远斋内建一室,名为韵琴斋。他每到香山便在那里听琴赏景。历代帝王中属乾隆皇帝最爱茶,称为茶皇。这位茶皇非常喜欢在香山品茶,只因为这里泉水甘甜,景色宜人。在香山品茗闻香,是难得的享受。乾隆皇帝曾两次在香山设“三班九老宴”,赐七十岁以上文、武、致仕三班各九人宴游香山,庆祝皇太后寿典。这也被视为皇家健康养生的重要活动。

乾隆三十四年(1769)作《欢喜园》诗云:


缘近清净域,名之欢喜园。

屋宇虽弗多,静趣颇有论。

碪崿以为墙,松柏以为门。

适自雨中来,益觉润心源。

欢喜在农田,而岂在风旛。

香山静宜园是一处天然的大型山地皇家园林,其理水因借山势峻秀、峦岫多变、谷壑幽深、独具幽旷空灵胜境,再现了作为自然山地皇家园林林泉景观,尽显自然山林之趣味。在其理水中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蕴涵着古圣先贤智仁山水、寓意于物、以物比德、修身若水、厚德载物的思想,营造了"何必钟与竹、山水有清音"、"仁智相形、山高水长"的意境,

乾隆皇帝来香山寺时,发现寺前有一株千年古树,很茂盛,是一株娑罗树。相传,释加牟尼是在娑罗树下得道成佛的。所以佛庙中常有娑罗树,又称菩提树。娑罗树的树叶呈七叶状。三十多年后乾隆皇帝再来香山时又见此树,仍然繁茂。但自感奇怪的是,在这些年中,诗已写了几万首,竟没有一首是歌颂此树者,故而有此诗歌,刻在碑上,专门要歌颂它一番。

这种对植物的尊重,对大树的尊重,难能可贵,表达了一种不光是对佛,也是对大自然,对地球的爱护和亲善,非常符合佛教的普度众生的理念,也符合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哲理。而且是由皇帝本人作出了表率!

静宜园的历史可追溯至元朝,当时的朝廷中丞阿勒弥(耶律楚材后裔)见香山风景秀丽,便在此建起了私人住宅,后来建成碧云庵。 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金世宗在香山建成香山寺,赐名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并在寺旁建有行宫,此后元明两朝,碧云寺、香山寺屡经扩建。清朝历代统治者先后在北京西郊修建大片的皇家园林,康熙帝在香山寺旁营造了行宫,之后也不断进行扩建、改造,到乾隆时期建成“二十八景”。香山行宫经这三朝盛世帝王的扩建达到了它最大的规模,定名为静宜园。乾隆帝极为喜爱这座园林,不仅经常在这里居住、办公,还命张廷玉之子张若澄绘制静宜园二十八景全貌图,并亲自为每一景题了诗,记录在册。

1860年,在北京西郊燃起的那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震惊世界,火烧圆明园是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但那场大火烧的不只是圆明园,而是这一带所有的皇家园林,在这场人为的悲剧之中,占地约153公顷的静宜园一样遭受了那残忍的伤害,园中大部分清朝建筑都化为灰烬。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再次对西郊行宫进行焚掠、破坏,静宜园中所有的建筑几乎荡然无存。

林语堂曾说过,“若为女子,当为木兰”,而这位端庄高贵又浪漫飘逸的女主角受北京的自然风光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极深,曾让她对风景叹为观止,两眼“各流出一滴眼泪”的,正是香山。

林语堂先生有一名著《京华烟云》,小说中的姚家有过一次迁居——从旧宅迁进了清朝某位王爷的王府花园,姚先生将花园更名为静宜园。静宜园是这本小说中很多重要故事的舞台。

小说不是真实,但“静宜园”这个名字却令人印象深刻。到北京之后,当这个名字与圆明园、颐和园一起映入眼帘,才让人陡然惊醒:原来北京城中真的有一个静宜园!而这个静宜园就位于北京城海淀区西郊,静默地隐在闻名遐迩的香山红叶之下。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