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5·23讲话,西安夏季诗意丝路论坛暨朗诵会在古西楼书屋举行》
2018-05-26 07:33:55
  • 0
  • 0
  • 0
  • 0



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76周年之际,陕西文学基金会、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陕西汉唐诗词学会、《中国诗人》杂志、《世界诗人》杂志、《大西部》杂志、欧亚丝绸之路网联合举办的“西安夏季诗意丝路论坛暨诗歌朗诵会”在古西楼书屋拉开了序幕。


与会人员有安娟英、王芳闻、丁彩玲、董发亮、杨生博、李炳智、孙春如、顾必龙、王海霞、张西西、陈振兴、杨军、何超峰、贺雨、乔清雅、李宝萍、惠霞、汪眸、贞礼、何慧丽、马玲、赵小梅、陈鑫等。
九点三十分,在陕西文学基金会常务的副理事长、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丝路行吟诗人王芳闻的主持下,正式拉开了活动的帷幕。


《中国诗人》主编、诗人安娟英主讲:《丝路诗歌旅游》,她说:西安我来过了好多次。今天在这个典雅的西安古城西楼书屋来参加《诗意丝路论坛暨诗歌朗诵会》感到意义非凡,也非常幸运。西安本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很多很多的古诗词和名句名言。这些古诗词正是古长安山山水水名胜古迹间永远活着飞翔的灵魂。
人类活到一百岁是长寿命了。而我认为世间最最长寿的是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和诗词。不管天南海北,有山有水有传说的地方必有诗歌,大多有诗歌流诵的地方也必然是活水灵山有旅游佛教之地。中华诗词随同旅游之地的名胜古迹,山山水水永远千年万代地活在天地间。就好像我们中国的长城、喜玛拉雅山。我们的故宫,兵马俑、长江、黄河……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千诗万词伴随各地的名胜古迹,山山水水跟着一个个朝代传诵到寻常百姓家,几乎是男女老少都喜爱。同时我也由衷地呼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诗人,走进自然,走进风景、走进名胜古迹,走进历史,让我们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创造出很多很多的经典诗歌流传给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文化遗产留传到千年万年以后,让我们的中华诗词也永生这个山水天地之间。千年万代地传承下去,再让我们的诗走向远方,通过诗歌來促进旅游者对旅游地区的了解,使旅游者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就会接触了解到不同的民间文化与各地的礼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旅游文化和诗歌相融趋势的明显。从而达到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经济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诗人们一定要超前意识到现代诗歌对开拓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王芳闻主讲《诗歌,丝调之路诗意的纽带》:中国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古长安出发,丝绸之路像一条飘逸的丝绸,经河西走廊的敦煌,以及相伴而生的阳关和玉门关,到达异国遥远的胡地,乃至古罗马,不但促进中国汉唐以来的王朝和西域以及欧州的友好往来,丰富了西域的物质文明,而且通过世界多民族的文化双向交流融合,极大的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
尤其是散落在丝绸之路上的诗歌,像浩瀚苍穹上灿烂的星斗,古今各民族诗人留下了歌咏大漠边塞、异国古域、行旅驿站、守关将士的多彩诗章,丝绸之路意味着向西的远方,一个辽阔而轰烈的书写场域。古代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中亚欧各国之间的贸易之路、政治之路、文化之路和诗歌之路,曾是近代西方世界兴起之前全球最重要的地缘经济组合和宗教文化纽带。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丝绸之路”正在海洋和陆地两个空间同时兴起,一带一路正在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诗歌发展迎来了空前广阔的写作地域和交流背景。我们应当珍惜厚重博大的丝绸之路这一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文化遗产,要重新调整写作姿态和立场,承古扬今,中西合璧,重建新丝绸之路的当代诗歌,兴起丝绸之路的诗歌大合唱,让诗歌成为融通世界各组人民心灵的诗意纽带,为人类福祉奉献诗歌佳酿。


《大西部》杂志社长、主编董发亮主讲《西葡丝路行旅诗歌创作》。他说,当前,世界诗坛创作的新动向,华夏民族国学传统的新回归,躁动不安的诗坛,伴着文化旅游的步子,酝酿着一种新的反叛,一种新的走向。前不久,行吟诗人王芳闻组织中国诗人代表团一行18人,去西班牙、葡萄牙丝路采风,给诗坛带来一股新的风向,带来几点丝路创作新思考。
一、诗人个体创作理念在异化中不断同化,在同化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符号的创作时尚和风格。二、诗人个体创作的品质,在互动优化中不断提升,并不断黏切唯美唯真唯禅唯精。超现实主义的唯美唯真,观应传统古典主义的唯禅唯精。三、诗人个体创作的境界,在中西人文景物的反差比较中,不断寻找差异性的诗意创造与创新。四、主题创作、系列创作的动因和差异性的创作主体,在自觉淡化创作的急、粗、滥及功利化,让诗人回归平常,并淡定地思考创作的未来。为什么写诗?为谁而写?怎么去写?五、大选题创作思考,大视野创作手法,行旅中互动性的创作点评,成为本次西葡丝路诗歌创作的一种内在动力和外在合力,出现了群体诗歌创作井喷现象。六、创作元素的当代集合,創作理念的时代相融,创作文体的中西对望,从一个节点一个爆发点高度,为今后创作开辟了全新的旅途。西葡之行,诗的慧眼在与灵魂的弗朗明戈对舞中,在斗牛场斗牛士与牛的死亡对决中,在牛的悲壮与觉醒中完成了诗的灵魂安放。诗在远方,诗在路上。


咸阳师院经管学院院长、教授杨生博谈了自己在西班牙葡萄牙丝路诗歌之旅中,创作了28首诗的体会及诗歌观点,他认为: 首先诗要塑魂。塑诗人心,塑民族愧,让民族前进有向往,前进有动力。 二,诗要抒情,抒有根之情,忌讳编造,虚拟想象之情。三,诗要相互借鉴,让传统走向现代成为时尚,让时尚根扎传统成为精神。




会上,王芳闻分别为董发亮、杨生博、安娟英、李炳智、贺雨、顾必龙颁发了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聘书。董发亮代表《大西部》杂志社向王芳闻颁发了副主编聘书。
诗人和朗诵艺术家在音乐伴奏下,纷纷上台朗诵了有关丝路主题诗歌。国家一级美术师孙春如赠送了国画《金玉满堂》。

诗歌朗诵剪影












.

孙春如赠送了国画《金玉满堂》





参会作家、诗人向古西楼书屋捐赠图书,陕西文学基金会向古西楼书屋赠送图书200册,王芳闻向古西楼赠送了畅销书《安吴商妇》,董发亮,李炳智,何超峰等人也赠送了图书。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